浙一医院编外待遇-浙一编外待遇如何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浙江省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具有很高的医疗水平和知名度。关于“浙一编外待遇如何”的问题,我需要更多的具体信息来回答。如果您有关于浙一编外人员的待遇、福利、薪酬等问题,请提供更多的详细信息,我会尽力为您提供帮助。

编外人员算工龄吗

事业单位的编外职工,算工龄。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有约定试用期的,则表示双方开始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入职时间应该从试用期开始算起。职工的工龄应该是由试用期开始算起的,也就是入职那天开始算的。

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就业格局的新特点,切实保障各类用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促进平等就业,维护就业公平,2018年7月23日,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自主创业等从业人员被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8〕88号)。

根据《通知》规定,以下8类人员实际从业并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可计算连续工龄: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

2、非公有制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3、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

4、自主创业人员;

5、个体工商户;

6、村干部;

7、社区工作者;

8、在非公组织工作的随军家属。

非公组织从业期间连续工龄认定需提供以下材料:

1、劳动合同及解除劳动合同复印件,由现单位核对并加盖公章;

2、工资册或其他工资相关的原始资料复印件,并加盖原单位公章(从业期间首月、每年上下半年及离开单位当月各一张);

3、单位要求确定其连续工龄的函(根据行政介绍信写明正式入编时间、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情况、学习工作简历);

4、在市外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的需提供养老保险缴纳证明材料一份;

5、村干部需提供上级党委(政府)出具的村干部任职材料;

6、自主创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实际从业,需提供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登记材料或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材料。

临时工被录用或转正后的工龄计算,在本单位最后一次做临时工的时间可以与录用或转正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民办(代课)教师被招用录用后的工龄计算。凡经组织批准调动的,应当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银行的正式员工大部分都可以拿到几千块的公积金,不包括劳务派遣制和委外的员工,至少在我这个城市,我们行和四大行以及周围的股份制银行都是可以拿到的,这也是银行目前为止除了企业年金之外最好的一项福利了。

决定公积金缴存金额的有两个因素:

1. 缴存基数;2.缴存比例

银行员工包括基层员工能够拿到几千块公积金,就因为在这缴存基数上和缴存比例上与大部分私企有差别,可以说银行还是更加人性化一些。

以我们行为例,先看缴存基数的区别

为了照顾职工的利益,我们行采用的缴存基数是上年度的月平均税前收入为基数,其中上年度收入包含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所以基数上会很高。不像大部分私企一样,按照最低的基本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

再看缴存比例的区别

目前我们行和我周围的同业同事几乎无一例外,单位采用的缴存比例是12%,也是公积金缴存的最高比例,而我们这边私企大部分采用的都是6%、8%,比例上差别也比较大。

此外银行对员工还有一些额外的补贴,个人缴存12%,单位补贴12%,所以就银行大部分正式职工拿到几千元的公积金是不奇怪的,目前正在推进全员的同工同酬,劳务派遣制和委外员工也有公积金,但是缴存比例就比较低了,他们是拿不到的。

不过公积金目前的政策都是有限额的,到一定金额就封顶了,也拿不了太高,具体个地方政策都不太一样。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比银行缴存额高的单位太多了,只不过银行属于刀口锋尖的位置,总是遭受到网络的口诛笔伐,其实说句不好听的话,人的起点高低也完全是由自己的努力程度决定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努力向上,生活是不会辜负你的。

富二代、拆二代、X二代除外!

客观的说,大多数银行的正式员工每个月都可以拿到几千块钱的公积金。

杂谈金融曾经就职过两家银行,一家规模非常小的股份制银行,另一家是大型股份制银行。这里就和大家聊一聊银行员工的公积金缴存情况吧。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银行员工指的是银行正式“行员”,而非派遣制的编外人员。也就是说银行的

“行员”,签订劳动合同是与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而非XX人才市场。

当然,就像所有其他公司一样,银行作为一家大型的公司,也是有不同的“行员”等级的,从最底层的客户经理、柜员、大堂经理,到分行行长、总行行长,在薪酬待遇方面,肯定是不一样的,而缴纳的公积金也不同。

就像杂谈金融刚刚进入银行的时候,在一家“小”银行做客户经理,刚开始的基本工资不高,对应着公积金也不高。后来,随着工资越来越高,公积金也就随之升高,最高时达到了每月4000块钱的公积金, 也就相当于,银行和我各自缴纳2000元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4000块钱的公积金已经算是非常高了。直到我跳槽到了另一家大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后,才刷新了我的认知。

在这家银行的薪酬体系中, 是有补充公积金一项的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我的公积金可以达到每月8000多块钱。 在这家银行,我每月缴纳2000元,银行为我缴纳6000元

再后来,年轻的我,竟然跳槽到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了。虽然工资高了一些,但再也没有拿到过那么高的公积金了。

好了,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银行员工的公积金那么高?

首先,相对于其他普通企业来说,银行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尽管近年来银行的福利待遇下降了。

其次,银行在给员工缴纳公积金时的比例会相对高一些。像一般企业,会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的8%缴纳公积金,而银行一般在15%左右。

最后,拥有补充公积金的优势,银行员工的公积金不会太低的。

首先,要认清楚公积金的构成 其次,要知道这12%是什么工资的12% 最后,要正视银行员工拿几千公积金这件事

是否银行员工都能拿几千块的公积金?作为银行员工平均每月几千元的住房公积金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名员工,或者是不同的银行员工,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都是银行职工,但是不同的银行之间待遇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银行也是企业,也需要考虑的自己的成本和效益,银行并不是慈善家,也要考虑经营绩效,考虑人力资源成本。虽然大多数银行经营效益都比较好,但也有经营不好的银行,甚至还有亏损、倒闭的银行,所以银行大多数的员工可能都缴存了住房公积金,但是还要看本人薪酬待遇水平和缴存的比例。效益好的银行,可能住房公积金缴存的比例更高,员工拿到的住房公积金可能就会更高,效益不好的银行,可能缴存比例就比较低,拿到的住房公积金可能与很多普通的企业就没有多大的差别。

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和社保的缴费基数差不多,用人单位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来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很多银行为了提高缴费标准和缴费基数,一般都是单位是按照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来作为缴费基数,员工是按照上年度本人的工资总额来作为缴费基数。这样计算的好处是,可以将年终奖,季度奖等全部计入工资总额,这样缴费基数就会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像银行这种平时工资不高,但是绩效工资比较高的单位,按照单位上年度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可以提高职工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最低为5%,最高为12%,这个缴费的空间是比较大的,是按照哪个比例来缴费,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去决定。银行效益比较好的,大多是按照12%来缴纳,按照12%和5%来缴纳,这中间的差距相差了7个百分点。按照相关的资料统计,2017年多家银行的人均薪酬超过40万,其中招商银行以48.98万元的平均薪酬领先;排在第二名的中信银行,去年人均薪酬达45.36万元;宁波银行排名第三,2017年宁波银行的平均薪酬达44.77万元。

如果按照这个薪酬水平来计算,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并没有像社保的缴费基数那样规定了缴存的上限和下限,没有下限60%和上限300%的规定,作为银行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收入来缴费。如果按照这个实际收入的12%来缴费,那么像2017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平均28.41万元,按照12%来缴纳住房公积金,平均每月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5682元,其中单位按照对等比例缴纳,也需要缴纳5682元,相当于每月个人住房公积金收入为11364元,以最低的工商银行为例,2017年上半年收入为11.33万元,按照12%的比例来缴存,每月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为2266元,同时公司也要缴存2266元,每月住房公积金总额为4532元。

综上所述,按照公开的资料来计算银行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如果都是按照12%的缴存比例来缴纳,缴费基数按照每月的总收入来作为缴存基数,银行员工中每月最高的住房公积金可以达到1万以上,最低可以达到4500元以上。

(数据来源于网络收集)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大部分人能拿到,银行业的高薪众所周知。

首先,各大银行正式员工的缴费比例通常为个人12%,单位12%,二者合计24%。按照这个缴费比例,只要平均工资达到2000 / 0.24 = 8333元即可实现公积金在2000元以上。

第二,我们再来看一下银行业的平均薪酬,根据对A股上市的36家银行的数据统计,2018年度全年平均薪酬为38.13万元,2019年度平均薪酬为39.93万元。如果平均到每月,其数值是远远超过8333元的。

第三,既然银行业的薪酬这么高,公积金到底能给交多少呢?如果按照24%的比例,岂不是一年有近10万元?答案显然不是。我国现行的公积金缴费基数是设置了上限的,每个地方的上限额不一样,主要基于该地区上一年度城镇平均收入的3倍计算得出,北上广的缴费上限大概也就是五六千元,二三线城市通常在四五千元左右。

总结下来,楼主问题的答案是基本肯定的,银行业大部分员工的公积金确实能达到几千元。

一定有部分银行员工每月有数千元多公积金,但不会是全部。

要知道国内有银行4000多家,网点数量更是达到18万左右,其中仅邮政储蓄银行一家的网点就高达4万余个。

几年前国内银行员工总数近400万人,随着 科技 发展效率提升,以及移动支付多快速普及,银行业裁撤网点、裁员成为今后方向。

房价快速上涨的20年,作为核心资金通道,银行从中获利颇丰,于是就有了银行业的高薪。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国有大行人均年薪都超过了20万元,而股份制银行更上一层楼。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员工平均薪酬位列前三甲,均超过50万元,浦发、中信、民生、光大的员工平均薪酬水平相接近,均在35万-50万元之间。

如此高的年薪,平均每个月的工资也在2万元左右,按12%也能超过2000元。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银行员工的高薪也存在贫富差距,中高层管理人员高,底层员工低,差异相当明显。

就以收入最低的柜员为例,每月工资三四千元的也有,所有奖金福利都加上,一年也不过五六万元,每月公积金上千元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几千元了。

不同的银行,不同的地区网点,不同的工作岗位,收入天差地别。网点多的银行,以及地方中小银行的基层员工,公积金往往不会有太多。

房价快速上涨阶段,银行受益,超高的利润可以支持全员高薪。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移动支付成为主流,消费者对于实体银行的依赖日益降低,银行业也将迎来变革。人不需要那么多了,也该为实体经济做更多贡献了,收入也该降一降了,公积金也是。

怎么可能呢?

银行已被妖魔化了。尤其是基层人员。

当然,论平均数很高,比如大型国有银行人均年人事费用高达15万,就是说人均年收入15万以上,公积金也是最少每月二三千。

可惜,任何情况下都是二八定律。

20%的高层占据80%的收入,80%的基层人员只能分得20%的收入,换句话说,80%的基层人员只能拿到平均数的25%,也就是:年均还不到4万元!

天下乌鸦没有白色的。到哪都一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董秘、总监这样的最高层,年收入折合下来以多少K万来计,广大基层职工每月不过三千元,明白吗?

所以,大多数银行员工公积金达不到多少千这个标准,这是普遍情况。

住房公积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会 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

住房公积金的计算公式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保障员工的一项福利性措施,按照目前的规定,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在5%-12%之间,个人与单位对等,比如你按5%的比例缴纳,单位也会为你再配缴5%。银行在我国相对而言,属于较好的单位之一,银行给予员工的公积金缴纳比例一般都是 按照顶格12%的比例缴纳的。

员工的公积金缴纳金额=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缴纳比例 ,在12%比例确定的情况下,目前要关注的就是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如果按照上市企业报表公布的数据来看,银行职工年收入平均值最低也有20万元以上,即使按照20万元计算,折合月均: 2000/12=16667元,因此个人公积金月缴纳金额为: 16667*12%=2000元,再算上单位替员工缴内的12%的,那么银行员工个人公积金账户每月结余4000元;当然现实中不一定都可以拿到4000元,因为各地的公积金缴纳都有一个限额,否则就是无底洞。

比如在早期顶没限的时候,一个高管人员每个月的月工资10万元,那么其每个月的公积金可达:10万元*12%*2=24000元,与普通人的差距极大,一个月的公积金可能就是很多普通人一年的储蓄金额了,所以后续为了公平,各地都有推出月缴存基数的限额,比如每个月缴存基数最高为1.5万元,也就是说,你月收入即使超过15万元,你也只能按照1.5万元的基数缴纳,即月公积金最高限为: 15000*12%*2=3600元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限额不一)。

银行是否都是几千元公积金

银行员工是否都是几千元,问题的关键在于员工的月缴存基数,虽然说上市报表体现的收入都是二三十万元,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任何事物最怕的就是被平均,随便找一家银行咨询下,你就知道银行一线员工,税前收入不过万最少占80%以,,其中很多人只有五六千元,按照6000元的标准计算的话,其月公积金为::6000*12%*2=1440元,现实中在银行里,月公积金在1000元-2000 (含单位缴存的部分)比比皆是,超过3000元的不多,超4000元屈指可数,超过5000元(月缴存基数在21000元/月以上),基本只能在一线城市才有可能,因为这些城市的月缴存基数限额比较高!

能交多少公积金,有两个因素来决定。一个是缴存基数,一个是缴存比例。缴存基数乘以缴存比例就是单位缴存的公积金数额,与此同时,自身还要交同等数额的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存的加起来就是员工能拿到的公积金。

都说银行员工的复利待遇比较好,好就好在这种公积金、社保之类上面。国家要求缴存比例在5%-12%。我了解到大部分银行的缴存比例都在12%,极少数银行会把缴存比例设置在5%。一般缴存比例为5%的员工都是以派遣制、外包制员工为主。

再说缴存基数,很多单位的员工缴存基数都是按基础工资来缴存的。银行的待遇,好就好在缴存基数一般设定为月平均工资,而不是基础工资。公积金缴存基数在每年的6月份会做一次调整,缴存基数就是过去一年内的月平均工资。

比如你的基础工资是3000元,每月绩效是5000元。一般单位就是按3000元乘以缴存比例,银行一般都是按8000元乘以缴存比例。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缴存基数比一般单位要高,缴存比例也比一般单位要高。我们来算一下,银行和一般单位在同等工资的情况下,缴存的公积金相差多少。

一般单位基础工资3000元,每月绩效5000元,缴存基数为3000元,缴存比例5%。单位加个人每月的公积金缴存数额为3000*5%*2=300元。

银行缴存基数为8000元,缴存比例为12%,单位加个人每月的公积金缴存数额为8000*12%*2=1920元。

两者每月相差了1620元,一年下来相差了19440元。都说银行复利待遇好,单从公积金这一项就可以看出来差距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银行员工的公积金都能拿几千块的公积金吗?

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是能拿到的,毕竟一个月八千元的工资在银行业内不算很高,多得是万元以上收入的银行职员。可能对于一些外包派遣制员工来说,或是对身背很多不良贷款或业绩不好的客户经理来说,达不到几千元的公积金。前者是缴存比例太低,后者是工资低,缴存基数低。

先说结论吧,银行正式员工公积金确实都能拿到几千块。

我是2013年参加工作的,在省会的国有银行,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年的公积金个人缴纳413元,单位同比缴纳413元,合计826元。

由于是第一年,公积金缴纳基数没有参照物,所以按照最低标准缴纳。

到了第二年,公积金个人缴纳就上升到了700多,单位缴纳700多,就已经破千了。

直到现在,个人公积金缴纳1300多,两边加起来2700多,也完全符合几千块公积金的标准。

其实公积金缴纳多少很好算,一般是按照12%的比例,假设你一个月10000元,公积金单边就是缴纳1200元。

银行普通员工一年收入七七八八加起来十万左右很正常,所以公积金每个月几千块也很正常。

我还只是普通员工,那些管理者和领导,收入更高,公积金也就更高了。之前没有缴纳上限,有的领导一个月公积金两边加起来都快一万块了。

公积金有了缴纳上限以后,薪点比较高的普通员工和领导都是按照封顶缴纳的。

不过,如果是银行派遣制员工或者外包的员工,公积金确实没有多少,他们也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工资都是由人力公司代发,因此公积金缴纳标准也是按照比较低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