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人员如何晋级职称-参公人员如何晋级

参公人员是指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中担负一定职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提升需要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通常情况下,参公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提升:

1、 提早一年申请提升,填写相应的提升申请表。

2、 由所在单位进行初审,审核通过后上报到上级机关。

3、 上级机关对提升申请进行复审,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不是批准提升。

4、 如提升申请被批准,参公人员需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考试或培训。

5. 考试或培训合格后,参公人员便可取得提升资历,然后向上级机关提交提升申请。

6、 上级机关将审批结果通知参公人员,并正式发布提升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提升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申请提升之前,参公人员应了解并遵照当地的提升规定。同时,提升也需要斟酌个人的能力、表现等因素,不能只看资格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参公人员可以担任行政机关领导职务不?

参公人员可以通过调任、遴选的方式调到行政机关转公务员。参公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其人事管理不像其他事业单位那样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公务员法》,即参照公务员管理,入职时需进行公务员备案登记。

因此,参公人员除了编制与公务员不一样,其它方面如录用、晋升、考核、离退休等都与公务员无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条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此规定意味着,参公人员调入行政机关在政策上并没有障碍,只要通过调任的方式进入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即可置换为行政编制。除此外也可以通过遴选的方式,进入行政机关,遴选没有实职限制。

部分省市甚至放开了参公到行政的交流渠道,局部允许参公人员和公务员自由流动。本轮机构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将全部取消。事业单位没有行政职能,就失去了参公的依据,参公人员就面临着分流和调整。

除部分随职能划转被调整到行政机关外编制性质大多不变,极少数或被置换为公务员,其余人员全部分流到事业单位安置,保留参公身份和待遇,直至退休编制核销。以后在体制内,只有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不再有参公的说法。

扩展资料

参公人员基本特征:

1、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

2、参公事业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因为受编制限制,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事业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参公机关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可以与行政机关人员相互流通。

必须是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经人事部门批准的人员,才是参公人员;

那些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工作人员,不是参公人员,他们依然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工勤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参公工作人员还可以考虑遴选之路,过去由于对于公务员的定义和管理不够清晰,部分地方在设置遴选条件时,并不考虑参公工作人员,但是当前随着公务员管理更加规范,已经打破界限,参公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上升成长通道。

在待遇方面,无论是参公还是公务员待遇情况都是一样的,主要跟单位情况和地区工资水平相关。

在职位晋升方面,参公工作人员可以各单位内进行双向交流调动,不像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会受到局限,事业编的副科级以上干部虽然可以调任公务员,但非常不容易。

基本特征:

1、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 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

2、参公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全是参公人员。

必须是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经人事部门批准的人员,才是参公人员。

那些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工作人员,不是参公人员,他们依然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工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