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怎么选人-唱京剧如何选调门

唱京剧选调门的要点包括:

1、 选择适合的调门:唱京剧时,不同的角色和场景需要使用不同的调门。例如,生旦净末丑中,旦角一般使用女高音或女低音调门;净角则多用男低音或男高音调门。

2、 熟习调门:在京剧中,不同的调门有不同的旋律特点和唱腔技能。学习者应熟习各种调门的特点,并在练习中不断掌握和提高自己的唱腔技能。

3、 注意唱腔节奏:唱京剧时,每一个调门都有其特定的节奏要求。学习者要注意掌控好唱腔的节奏,使唱腔流畅自然、动人心弦。

4、 学习唱腔手势:唱京剧时,不但需要歌唱技能,还需要良好的手势表现。学习者要通过练习,掌握各种手势的表现方法,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形象。

5. 练习演唱技能:唱京剧需要注意呼吸、口腔共鸣等演唱技能的应用。学习者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6、 多听多看:学习京剧不但要自己练唱,还要多听京剧录音,多看京剧演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在唱京剧时,选择适合的调门、熟习调门、注意唱腔节奏、学习唱腔手势、练习演唱技能和多听多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唱京剧的技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京剧演员。

何威的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

何威,1975年生于河北唐山,汉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主演。

1979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校京剧科,后入河北省京剧团,1984年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戏大专班,从师于李盛藻、王世续、张少春、李甫春、叶蓬、梁庆云等;1993年选调北京京剧院。主演过《四郎探母》、《失 · 空 · 斩》、《红鬃烈马》、《杨家将》、《群英会》、《伍子胥》、《一捧雪 · 审头刺汤》、《击鼓骂曹》、《奇冤报》、《洪羊洞》及新剧目《孔繁森》、《马前泼水》等。

中央电视台、上海、天津、湖南、河北、沈阳、浙江、哈尔滨等电视台均播放过主演剧目。《中国戏剧》、《戏曲艺术》、《上海戏剧》、《大舞台》、《戏剧评论》以及戏剧电视报、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北京日报、河北日报、哈尔滨日报、天津日报、香港文汇报等也均刊登过评论文章。受到了内外行的一致好评。

历年来在全国及省、市表演大赛中,获得过的奖项有:

荣获河北省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1987年)

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1987年)

荣获河北省第二届戏剧节戏曲优秀表演奖(1989年)

荣获河北省文化厅授予的成绩显著,曾两次获记功奖励(1988.1989)

荣获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的“成绩优异”证书(1990年)

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

荣获河北省中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

荣获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表演评比演出一等奖(1993年)

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的“发声示范专家”聘书(1994年)

荣获上海“立邦杯”第三届戏歌大赛铜奖(1996年)

荣获全国戏剧喜剧小品京剧组第一名(1998年)

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戏歌邀请大奖最佳演唱奖(2001年)

因出演红色经典《红灯记》中的李玉和一角而成为一代偶像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钱浩梁先生,9月3日11点20分在北京离世,享年87岁。

钱浩梁,京剧老生、武生。原籍浙江绍兴,1934年生于上海。其父钱麟童,是上海新华京剧团麒派主演。

1943年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取名钱正伦。

1950年,钱浩梁进京报考中国实验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以一出《林冲夜奔》得到主考周信芳的赏识,带艺进入学校研究班深造,师从尚和玉、迟月亭、沈三玉、茹富兰、傅德威等名师。

1956年,钱浩梁加入中国实验京剧团担任主演,期间先后跟李少春、李生斌、盖叫天等人学过戏。

1962年,钱浩梁被选调到中国京剧院学习。

1964年2月,中国京剧院排演《红灯记》,李少春是扮演李玉和的a角,而b角则选定了李少春的徒弟钱浩梁。因为李少春身体不好,钱浩梁作为b角在《红灯记》中频频亮相,最终还是拍板让钱浩梁演了李玉和。钱浩梁在《红灯记》电影版中饰演李玉和,因此红遍全国。

80年代中期,钱浩梁在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随后以教学为主,但经常在各地演出于,他台风稳练,气度非凡,功架尤佳,嗓音宽厚,韵味甚好,擅演剧目有《伐子都》《界牌关》《挑滑车》《艳阳楼》《长坂坡》《野猪林》《金钱豹》《连环套》《截江夺斗》《战宛城》《一箭仇》《华容道》及现代剧目《红灯记》《白毛女》等!

钱浩梁与妻子曲素英是戏校的同学,六十年代从戏校毕业的新中国第一期的京剧本科学生,毕业后成为中国戏校实验京剧团的演员,两人相爱多年如一日,还经常一起上台演出,感情让人羡慕!如今钱浩梁遗憾离世,对于妻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希望曲素英可以早日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也祝愿钱老一路走好,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