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折让如何做账分录-产品折让如何做账

对企业来讲,如果销售产品的折扣率低于1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账:

1、 销售折扣时,应当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并在“主营业务本钱”或“其他业务本钱”科目中增加相应的金额。

2、 如果是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应当先确认收入并记录现金折扣,然后在实际收到款项时冲减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3、 对给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折扣,应当依照抵扣税额和实际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进行处理,将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并按月摊销。如果需要补交税款,则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冲减。

4、 对给客户的预收货款,如果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未发货,可以依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客户折扣,这部份折扣应视为应收账款的减项,通过“应收账款——应收款折扣”科目进行处理。

以上内容只是其中一种处理方式,具体的会计处理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干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肯定。

商品折扣账务处理是什么?

为了提高销售量,商家一般都会给企业商品打折扣。折扣一般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三种情况。对于这些折扣,会计人员该如何做账?

商品折扣如何做账?

商品折扣有下面三种情况: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

第一个是商业折扣,折扣额直接从商品款中直接扣除,也就是说以折扣之后的价格入账的。因此商业折扣对会计核算不产生任何影响。它的会计分录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等(折扣后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折扣后的金额*税率)

贷:银行存款

第二个是现金折扣,就是按照供应商规定的付款期限,在付款期限内付款后享受的一种折扣。入账时按照应支付的金额入账,如果在优惠期限内付款,享受到的折扣计入财务费用。至于增值税是否冲减,要看与供应商合同规定,如果合同规定折扣不包含税额,那增值税就不做冲减。它的会计分录如下:

购货时

借:原材料等(全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全价乘税率)

贷:应付账款

享受折扣后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折扣后的金额)

财务费用(享受的折扣额)

第三个是销售折让是由于产品质量等原因,给予客户的一种折扣。在核算的时候,由于销售折让不具备费用的属性,因此,应当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数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购货时

借:原材料等(全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给予折扣后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全价减折扣及税额后的金额)

库存商品(折扣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折扣额乘税率)

公司销售商品,由于商品质量未符合要求而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销售折让怎么做账?

销售折让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做相关的账务处理,具体的情况如下:

1、销售折让如果是发生在确认销售收入之前,那么应当在确认销售收入的时候,直接按扣除销售折让后的金额确认收入,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扣除折让后的净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销售折让如果是发生在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之后,并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在其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商品收入,如果还按照规定扣减了增值税税额的,还应当冲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销售折让和销售折扣的区别

打折的理由不同

销售折让: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销售方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

销售折扣:销售方为鼓励购货方多购买其货物(限时折扣或捆绑折扣)而给予的折扣;

销售折让是被动选择,迫不得已而为之。销售折扣是销售方的主动选择。

会计上的处理不同

销售折让:因商品有瑕而豁免部分货款,视同销售减少处理,类似销售折扣的会计处理方式。开具发票后发生销售折让的,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这种情况下要记得冲减销售收入。

销售折扣:做账时直接按折后价处理,不体现折扣金额,按折后金额开具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