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预支款如何做账务处理-公司预支款如何做账

公司的预支款是指在预支工程、装备等款项时,公司向供应商或承包商支付的款项。以下是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的步骤:

1、 预支款的入账:当公司预支款项给供应商或承包商时,需要将该款项记录在预支款项科目中。

2、 预支款的使用:在公司使用预支款项购买材料、支付费用等时,需要在相干账户(如原材料采购、应付账款等)中记录。

3、 预支款的归还:当公司完成工程项目或购买终了所需物品后,需要将剩余的预支款项归还给供应商或承包商。此时,公司需要在预支款项科目中减去归还的部份,同时在供应商或承包商的应收账款科目中增加相应的金额。

4、 预支款的结转:如果预支款已全部使用终了,那末需要将其从预支款项科目中结转到主营业务本钱或其他相干的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可能会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人员或会计师。

预支款账务处理怎么做?

会计人员平时处理账务问题时,经常会碰到员工预支款的问题,比如预支差旅费、预支工资等。那么发生预支款项支出,具体怎么做账?

预支款如何做账?

案例:若是A员工向公司申请,提前预支差旅费700元。而实际报销差旅费时,只用了600元。请问相关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账务处理如下:

1、预支700元时时:

借:其他应收款——某员工700元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700元

2、报销差旅费600元时,若以现金方式归还剩余款项:

借:库存现金100元

管理费用——差旅费600元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700元

3、报销差旅费600元时,若未归还剩余款项: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600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600

预支工资会计分录

预付给职工的工资,相当于职工的个人借支,可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某人

贷:库存现金

从工资扣除预付的工资时(若是应付工资大于借支,再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

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是什么?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主要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属于负债类科目,其借方登记其他应收款的增加,贷方登记其他应收款的收回,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预支工资会计怎么做账,如下:

1、预付给职工工资时。

借:其他应收款——某人。

贷:库存现金。

2、从工资扣除预付的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

员工提前预支工资记账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员工在职,属于借款的性质。借款金额不大于应付工资额,用借条,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实际发工资时收回;其二是员工离职,属于提前支取的性质,用支款单,并由会计签署,应计入"应付工资(或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如果本月预付了之后两个月的工资,属于全额月工资的情况,则可以分两个月来计算,但须有人事部门提供的纸质文件,并且明确注明这是之后两个月的工资,由财务部门留存备查。预发工资属于月工资的一部分,或没有相关纸质证明文件,则应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

预支工资,就是工资还没到约定发放日期,向用人单位预先支取自己的工资。目前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约束,完全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自愿协商。

企业员工预支工资时,可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从工资中扣除预付的工资时,则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