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什么职位-范仲淹什么职务

范仲淹曾任北宋官职有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右司谏、知制诰、判都督府事、参知政事等。

范仲淹当的最大的官是什么

范仲淹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范仲淹历任职务:

1、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2、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

3、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4、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

5、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

6、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扩展资料

1040年,西夏边患,因三十多年无战事,边防不修,宋军“兵无常将,将无常师”,一触即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五十二岁的范仲淹马上被调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龙图阁直学士。

对于敌人的势大侵扰,范仲淹既不贪功冒进,也不被动防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一一实施作战计划,并最终多次击败西夏军队。

范仲淹领军,军纪严明,凡是克扣冒功者,皆尽斩不赦。范仲淹更为人称道的是他识人用人的本领,“任人无失”,如张载、狄青、种世衡等人才都得以启用。

在西夏边境对战中,范仲淹最为得意,也最被西夏痛恨的是他竟然在西夏人眼皮底下筑造了一座大顺城。进可攻,退可守。这座大顺城如附骨之疽,让西夏人寝食难安,以至于西夏国君元昊亲率强军攻打,想拔之而后快,却铩羽而归。

除了建城和严密的防御体系,范仲淹还大力扶持旁边的羌人以制衡西夏,多交朋友、孤立敌人的战略从来都是明智的选择,风采无双的范仲淹被羌人尊称为“龙图老子”。

局势逼迫之下,西夏被迫议和,范仲淹也奉旨回京,当上了副宰相一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北宋名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