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属于什么观点的著作-董仲舒属于什么观点

董仲舒属于儒家学派,主张“免除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德治国和教化人民。他认为人的行动应当遭到严格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的束缚,同时也要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列为官方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什

形而上学观点。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形而上学观点,意思是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的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待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属于儒家学派。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是汉朝董仲舒提出的。

他将古今天下一致对待,忽视事物的客观变化,否认发展和运动的存在,属于形而上学观点。

这句话基本是把过去和现在混同起来了,没有体现出古和今之天下的差异。因为从古至今,各种时代背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可能随意等同的。即使存在一些共性,但不能谋杀它们的特殊性或是发展的差异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是上唯心的(也即英雄史观)。

扩展资料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西汉王朝统治人民虽然奉行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董仲舒认为要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

他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斩杀的威严,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