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德育包括什么内容-我国德育包括什么

我国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计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这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健康心理、高尚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关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如下: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公德教育。

德育的含义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如何深化德育

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深化德育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坚持遵循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是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