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哪些记谱体系的书-西方有哪些记谱体系
西方的记谱体系主要包括:音阶式记谱法,包括西贝利亚记谱法、巴赫记谱法等;线性五线谱,是一种最经常使用的记谱法,用于记录音乐的基本元素;简谱,也是一种常见的记谱法,只用12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音高和节奏。还有各种特殊的记谱体系,如四线谱、五线谱等等。
从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西方记谱法有哪些原创性成果
西方记谱法从古希腊时期就有,不过当时的记谱记载的是手的位置,而不是音高。
古希腊:有用腓尼基文字记谱的——器乐记谱法。
爱奥尼亚文字记载的——声乐记谱法。我现在看的书,将他们都归为字母表格法
古罗马,大概同上。我没写到这
中世纪,因为黑暗的1000年,记谱法断了。
9世纪,出现了纽姆谱,是在歌词上标记符号,表现音调的记谱法。
10世纪,出现一线谱。
11世纪,二线谱、四线谱。
13世纪,有量记谱法。
14世纪,音的节奏别问我是什么,我书上记的,可能当时睡过去了
15世纪,五线谱
最后的最后,吐槽下2011年11月24日的那个,别人问,你知道,想帮,就告诉你认为正确的就好,不要老秀自己人格的下限。
意大利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
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周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
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