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招考政审什么时候开始-公安招考政审什么

公安招警考试录用考察环节非常重要,需要考生了解有关政审的具体规定和内容,以避免出现没必要要的失误。一般来讲,政审主要包括对考生的报考资历、家庭背景、个人品质等方面进行审核,以确保考生符合相干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安机关的岗位要求。

1、 报名审查:在报名阶段,招考单位会对考生的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进行初审,并查看考生提供的各种证件是不是真实有效。

2、 资历复审:面试通过后,招考单位还会对考生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等进行再次审查,以确保考生没有不良记录。

3、 政治审查:政审主要针对的是考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品质方面,包括是不是有违法犯法记录、是不是存在违反道德的行动、是不是有违反党纪国法等问题。

4、 家庭调查:部份招考单位可能会对考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以确认考生的家庭环境是不是有益于其成为一位合格的警察。

5. 体检:招考单位通常会安排考生进行体检,以确保考生的身体状态符合公安工作的要求。

6、 终审:政审通过后,招考单位会对考生进行全面终审,肯定其是不是符合招考岗位的所有要求,终究决定是不是录取。

因此,考生在报考公安招警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自己的各项条件都符合招考单位的要求,同时也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干的政策规定,避免出现任何问题。

政审公安局查什么内容

公安局政审主要查的内容如下:

1、对政审对象本人的政治历史及其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的审查;

2、政审对象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要表现;

3、政审对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4、对政审对象有无犯罪记录情况的审查。

公安机关政审范围如下:

1、从小学到大学及参加工作的简历(时间要具体);

2、本人学习或工作期间所获表彰情况;

3、个人的成长经历及个人有哪些优点、特长等;

4、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姓名、准确出生时间、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属村、社区、街道名称)、政治面貌,主要包括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舅、姨、岳父母(公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

第七条

考察对象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三)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四)热爱公安事业,志愿从事人民警察职业。

辅警招警考试的考核和政审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缺点和不足、回避的关系以及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旁系血亲的情况等。

考核和政审的主要方法:

1、向考核和政审对象本人及所在单位、学校的保卫部门、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派出所、居(村)委会了解情况;

2、向考核和政审对象的主要直系亲属所在单位领导、同事、人事部门和村(居)委会、村(居)民代表、派出所了解情况;

3、对其他有关人员个别访问;

4、查阅本人档案及有关资料;

5、公示被考核和政审对象的名单。

在考核和政审过程中,考生可以做好如下政审工作准备:

1、本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2、对于个人道德品质、政治素养方面,部分单位会采用向考核和政审对象本人及所在单位、学校的保卫部门、居(村)委会了解情况;部分单位则需要考生提供中纸面证明,证明也是要向他的用人单位或他的街道去了解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工作表现、政治立场,单位审查后没有问题,给考生盖章予以证明。

3、考生个人的学历及学位证明。

4、对于政治面貌为党员的考生,还需要提供关于政治面貌的相关材料,如入党的申请书、入党志愿书等材料。

5、对于上述材料,部分单位会采用让考生填表,然后找相关单位盖章的形式进行。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核和政审工作暂行规定》

第四条,考核和政审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缺点和不足、回避的关系以及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旁系血亲的情况等。

第五条,考核和政审工作由省级公安机关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省级公安机关的要求组织实施。

第六条,考核和政审工作应当遵循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组织考核与被考核人意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客观、全面、公正。

第七条,公安机关应当成立若干考核和政审工作小组,具体实施考核和政审工作。每个工作小组一般由二人以上组成,其成员从公安机关内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