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是什么时候开始用-国公什么时候设

在中国古代,国公的设立时间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年龄战国时期,国公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和普及,并在汉代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唐代,国公成了一种重要的官职,其地位仅次于宰相和郡守。到了宋代,国公制度进一步完善,设立了六部九卿等职务,构成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

大魏镇国公又叫什么

原名叫刘禅

后来的朝代,有封国的公爵,例如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都可称“国公”。例如东汉魏公曹操、曹魏安乐公刘禅、东晋康乐县公谢灵运

但这时的“国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爵位。

北周时期,开始设置“国公”爵位,在郡公、县公爵位之上。

隋朝初年,在沿袭北周爵位制度基础上确立九等爵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品级从第一品到第九品。

其中“国公”为第三等爵位,是公爵的第一等,从一品。

到唐朝,基本沿袭隋朝初年的九等爵位制度。

此后,一直到明朝,历代都保留了“国公”爵位。

到了清朝,对爵位制度进行了全新改革,其中设置了镇国公、辅国公,统称“国公”。

清朝覆亡后,封建爵位制度也随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