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故事属于什么阶段的-对偶故事属于什么阶段
对偶故事属于叙事学的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叙述者开始深入地描绘人物和事件,而不单单是简单地记录产生的事情。对偶故事通常触及到复杂的角色发展、冲突和主题探索,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深入。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所采用的主要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相关知识如下:
1、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涉及到向儿童讲述一些包含道德困境的故事,然后观察和询问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道德问题。这些故事通常包含两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行为和动机,而这些行为和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的。
2、例如,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两个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其中一个孩子偷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皮亚杰会问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通过孩子们的回答,皮亚杰可以了解他们对于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理解。
3、皮亚杰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判断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阶段。
关于皮亚杰的相关知识
1、皮亚杰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皮亚杰(Jean Piaget)出生于1896年,逝世于1980年。他是瑞士心理学家,因其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儿童思维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论概述:皮亚杰的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帮助儿童逐渐掌握和理解周围世界。
3、感知运动阶段:这是儿童出生后最初几年的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了解世界。他们通过摸索、抓取、听觉和视觉来认识事物。前操作阶段:大约从2岁到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进行思考,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和自我中心的。
4、具体操作阶段:大约从7岁到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他们能够理解事物的概念和分类,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5、形式操作阶段:这是青少年期的阶段,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并运用假设和推理得出结论。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和探索。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做出研究,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1)自我中心阶段(2~6岁)。该阶段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该年龄层的儿童没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3)可逆性阶段(8~10岁)。可逆性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可以修改。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8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