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就是给予鼓励吗-给予强化什么时候
![强化就是给予鼓励吗-给予强化什么时候](https://edu.h3e.cn/img/强化就是给予鼓励吗-给予强化什么时候.png)
给予强化的最好时机是在任务完成以后,以嘉奖或赞美的方式来肯定和鼓励个体的行动。这类做法可以帮助增强正面行动的频率,并有助于改变负面行动的发展趋势。在给予强化时,应确保嘉奖是及时且有效的,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们应当如何行事。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如下:
1、强化: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 强化的作用在于通过强化物的呈现或撤除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 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
3、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在某些行为的调适上还是有效的。
强化作用的模式
斯金纳认为强化的模式不只一种,他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强化作用模式:
固定时距模式,指在固定的时距内给予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时距内作出多少次反应。这种强化作用模式,容易使有机体在时距的开端反应较少,而在时距的终端反应增多。
变异时距模式,这种模式用平均时距代替了固定时距,即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里实施一次强化,但强化的时间却不固定。以这种模式来强化行为,则行为反应既稳定又均匀,而且常常难以消退。这种模式克服了固定时距模式的缺陷。
固定比率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而是在有机体作出一定标准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其效果与固定时距模式类似,即在接近强化时,反应突然增多,而在强化后的一段时间里,反应则减少。
变异比率模式。这种模式保持强化比率的平均值不变,但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的范围却有相当大的变化。这种模式的作用比固定比率模式的作用大。
这四种模式对行为的影响有大有小,斯金纳认为,在对有机体进行强化时,不应只采用一种模式,而应联合使用多种模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操作行为主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3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