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本位什么是国家本位-个人本位什么是

"个人本位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自由、自主和个性发展的思想。它主张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寻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受外界环境或社会规范的限制。在个人本位主义中,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是最重要的,个人的发展和实现是终究的目标。"
什么是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1.确立依据: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或阶级服务。
2.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3.代表人物思想
卢梭认为,人生下来是好的,可是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变坏了。因此,儿童的教育要远离腐化的上层社会生活,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主张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淳朴环境中,把他们从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挽救出来,在教育中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的发展。
永恒主义者赫钦斯说:“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不同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作为人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提高作为人的人。”
“个人本位”的概念是:当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相互冲突时,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这种价值取向的法便被称为个人本位的法。
“以人为本”的概念是:把人类的生存作为根本;或者,把人当作社会活动的成功资本。
“个人本位”适用于应当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以人为本”适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扩展资料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没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也没有一个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 限性。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就较好地体 现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个人本位
百度百科-以人为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5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