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得分-等差计算分值什么意思

等差计算分值是将总分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每份的分值相等。例如,在一个考试中,如果总分为100分,那末可以将其等分为10份,每份数值为10分。这样就能够方便地对学生的得分进行比较和评价。这类计算方式经常使用于考试成绩、等级评定等方面。
样地法分等的因素及记分规则编制
(一)样地法分等的因素
按照样地法的思路,以能够描述土地剖面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初步选取一定的分等因素。具体可参考附表 1-1。
附表 1-1 农用地分等因素表
在初选出分等因素后,可以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来筛选分等因素,但最后确定的分等因素一定要包含土地剖面的几个层次。
(二)因素记分规则编制
样地法分等中因素记分规则按加减分进行编制,即按照因素的性质越差、减分值越大的原则将各因素的最高记分量在各级别之间进行分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确定分等因素的最大修正分值
在设定因素的最大修正分值总和为 100 分的前提下,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确定各分等因素的最高记分量。定量的方法是将分等单元的标准粮产量作为因变量,以各分等因素的性质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各分等因素与标准粮产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程度确定各分等因素的最大修正分值。定性的方法是运用特尔菲法,即通过专家打分得到各分等因素的最大修正分值。最后综合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确定各分等因素的最大修正分值。具体做法参见第三章相关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
2. 确定各分等因素级别和修正分值
在进行因素的分级工作之前,最好是在当地先收集因素与农作物产量之间关系的试验资料,并建立因素变异与农作物产量水平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曲线图,再根据二者关系曲线的特点,确定因素分级的数目以及分级的上限和下限。因素的分级数目一般以 3 ~ 6 级为宜。有关因素的分级示例见附表 1-2,该表仅作参考,在分等工作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以修订。
附表 1-2 农用地分等因素特征描述分级、分值表
续表
续表
对于因素特征较复杂的如成土母质、土体构型等因素,可根据不同特征对应的不同标准粮产量进行聚类分析,将众多复杂的因素特征归为几个类别。下面以重庆市样地法分等中的土体构型这一因素为例加以说明。利用 SPSS 软件对重庆市所有样点的土体构型进行分层聚类分析,采用组间连接法、欧式距离测度方法,结果见附图 1-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最后分为 5 级。具体分级和修正分值结果见附表 1-3。
如果没有获得试验资料数据可采用等差法赋予因素各级的分值。例如,当评价因素是一级或最好为9分时,二级或次之可为7分,三级可为5分,四级可为3分,五级时可为1分或0分。有关因素各级的分值也可根据经验或其他方法给出,示例见附图 1-3。
当有试验资料数据时,一定要根据因素的性质采用限产法或因素-产量模型法来确定因素各级别的分值。附图 1-3 为重庆市样地法土层厚度与标准粮产量关系图,根据趋势线特点划分级别以及各级别修正分值见附表 1-4。附表 1-5 为重庆市样地法九龙坡区记分规则表。
附图1-2 土体构型分层聚类分析结果图
附表 1-3 土体构型分级和修正分值表
附图1-3 土层厚度与标准粮产量关系图
附表 1-4 土层厚度分级和修正分值表
附表 1-5 重庆市九龙坡区农用地样地法记分规则表
续表
续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6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