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费用发票如何入账科目-隔年费用发票如何入账

隔年费用发票是指在当年未获得发票的情况下,第二年的企业需要补开发票的费用。对这类情况,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会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和账务处理规则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如果隔年的费用发票是由于公司的忽视或毛病致使的,在第二年才收到,可以作为当年产生的费用进行入账。此时,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剂上年度的收入、本钱、费用等相干项目,同时在所得税申报表中相应地调剂应纳税所得额。
但是,如果隔年的费用发票是由于公司故意推延而没有及时获得,或有其他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因素,那末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在这类情况下,企业需要寻求专业的税务咨询,以确保其账务处理符合法律规定,并避免可能的罚款和其他处罚。
企业在处理隔年费用发票时,应当遵守相干法规和会计准则,谨慎处理,以避免出现没必要要的税务风险。
21年的发票22年怎么入账
因为会计理论上“权责发生制”与“实质重于形式”的矛盾
很多财务人员都在为跨年的发票发愁,如何处理才能不留隐患
一、跨年发票分类
1.隔年开票:
经济业务发生在2021年,款项支付也在2021年,发票在2022年才开具。
2.当年未报销:
发票开具时间是上一年度(如2021年),因各种原因未能在上一年报销入账,报销和入账时间都发生在次年(2022)的发票。
二、跨年发票的财税处理
1、隔年开票账务处理
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业务已经发生,属于本期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或指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和是否取得发票没有关系。
所以,当发生这种情形时,因为属于当期发生的支出,哪怕没有发票,也应该直接做好会计分录,并记入当期费用。
2.当年未报销账务处理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不用),虽然业务发生在2021年,分录是做到2022年的,但是不影响2022年的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不计入利润表的,可直接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里。
案例分析2021年销售部门发生2万元差旅费发票,经财务确认要到2022年2月才能拿回来报账,思考针对类似情况!年终,该怎样结账
2021年已计提,2022年报销
A、账务处理
2021年暂估入账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2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2万元
2022报账,红字冲原分录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2万元(红字)
贷:其他应付款2万元(红字)
报销发票记账
借:管理费用2万元
贷:银行存款/现金2万元
2022年2月员工报销年前的差旅费2万元,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B、日后账务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2万元
计算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万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万元
结转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万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万元
隔年的发票还能红冲吗
可以的,一般情况下跨年报销费用,要在本年3月份之前进行报销,并且提供的发票不超过11月以前就行,(由于各地要求不同,有的地方也可以报销不早于上年10月份的发票),现在报销12月的发票肯定是可以的
跨年发票是可以红冲,只要是跨月的发票或是电子发票都应该通过红冲进行处理。
跨年发票入账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跨年发票需要入账的当年还未做汇算清缴工作,只要汇算清缴之前取得跨年发票就允许所得税税前扣除,不用做专项申报。
二、跨年发票需要入账的当年已经做了汇算清缴工作,企业需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三、跨年发票计入了当年费用,不允许所得税税前扣除,需要在入账当年的汇算清缴中做纳税调增。会计处理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去年取得的发票,只能计入去年的费用,不能列支到今年的费用当中。如果是今年才发现去年未入账的发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可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核算。
以前年度损益是什么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的更正。这种错误包括计算错误、会计分录差错以及漏记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在留存收益表(或股东权益表)中予以报告,以税后净影响额列示。对于报表期间之前发生的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将改变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第四条 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负责全国发票管理工作。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统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依据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发票管理工作。
财政、审计、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税务机关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4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