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赫尔巴特的德育论-如何评价赫尔巴特

约翰·埃德蒙·赫尔巴特是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和实践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理论上讲,赫尔巴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本质、目标和方法的基本观点。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教学应当是有组织的、系统性的,而不是自由自在的、随便的。他还提出了“四步教学法”,即:明确教学目标、讲授教材、进行练习和检查效果。
在实践中,赫尔巴特推行了严格的纪律制度和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他主张通过权威、榜样和惩罚来控制学生的行动,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导地位。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在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当批评性地看待他的思想,同时也要尊重和鉴戒他的经验和贡献。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谁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
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形成阶段”理论,是当时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对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他的教育思想里保守落后的东西也不少。主要是他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书本的作用,并把他的教学方法绝对化、形式主义化,认为在任何学科、任何教材中都同样适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评价及影响
虽然,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是在追求教育的科学化,但其唯心、思辨、演绎的成分最终影响了其理论的科学性,表现为心理科学本身发展的局限性,对教育实验的忽视,对教育教学过程认识的不足等。
当时的心理学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不可避免地带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理性色彩,虽然赫尔巴特也强调经验和实验的重要性,但直到冯特创办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建立起科学的实验心理学,因此赫尔巴特的许多心理学观点仍是形而上学逻辑演绎的产物,如因强调观念而把情绪、想象、意志等都归结为观念形态。
另外,他的联想主义在教学中运用时存在机械主义倾向,没有达到科学思维的水平。赫尔巴特发展或重新界定了形而上学、心理学和伦理学,但其教育理论没有太大进展。
他努力把教育与心理学和伦理学结合,宣称伦理学支持目的,心理学提供方法,却没有提供如何运作的任何细节,因此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常被称为教育科学方法开山始祖的赫尔巴特,在发展教育科学上实属失败,而游离于心理学和伦理学之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