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归因理论-如何指导内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个体把事件的产生缘由归结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性情等。为了有效地指点内部归因,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鼓励自我评价:在平常生活中,鼓励个体对自己行动进行反思,认真思考自己对成功或失败的缘由。
2、 提供反馈:及时给予个体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行动表现,并指出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3、 建立正确的目标:在设定目标时,要确保目标是具体、可衡量的,并明确指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
4、 重视进程:关注过程当中获得的进步,而不是只关注结果,这样可以帮助个体更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表现。
5. 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不要过分寻求完善,接受并欣赏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何正确的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 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 另一方面, 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 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