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的理论-布鲁姆什么理论

布鲁姆(Bloom's Taxonomy)是一种教育评价工具,用于描写学生学习目标的层次和深度。它由美国教育家巴利·布鲁姆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布鲁姆的理论主要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份。在认知领域,他将知识分为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利用、分析、综合和评估。在情感领域,他将情感分为四个层次:感知、反应、表达和反思。在动作技能领域,他将技能分为四个层次:知觉、操作、表现和自我控制。

每一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方法。通过这个理论,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到达更高的学习目标。

布鲁姆提出了什么理论

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能决定学生能否掌握教学内容,而只能决定学生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掌握。

布鲁姆的思想

布鲁姆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态度与品德的价值内化程度不同。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只有当价值观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稳定态度时,才能被称之为品德。也就是说,品德在价值的内化程度上,比态度要深。